产品经理这个职位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,就像技术可以分为前端、后端、测试,然后根据应用领域再细分为搜索,语音识别,虚拟化,云计算等等,产品经理也可以细分为许多不同种类。
虽然产品经理一职对个人的基础能力要求都大致相同,但是要想做好某一个特定的产品岗位,还需要丰富的工作积累和对所在行业的深刻认识。
大体上,产品经理主要可以按三大类划分。
第一类 工作性质:
该类可分为:优化型产品经理和创造型产品经理。
前者的工作主要是对已有产品功能的完善优化和增加新功能,后者的工作就是从0到1的过程。
前者为业界的大多数,后者的要求更高。
大公司的产品往往已经十分成熟,就后台系统产品而言,其功能层级交错复杂,牵一发动全身,出错风险非常高,
这时候产品经理需要对现有的产品以及相应的工作流程十分熟悉,才能在优化和新增功能的同时,
协调好与现有功能的关系,避免陷入大坑。
创造型产品经理要求能快速搭建起一个产品的雏形,不断加入新功能并进行快速迭代,在这个过程中摸索和明确产品的方向,提升产品竞争力。
这期间除了大量的原型制作和文档撰写,还需要对产品的功能点进行全局设计与细节取舍,只有不断打磨,才能快速完善产品。
这时候,创造型产品经理往往是个多面手。
一个创业公司的产品往往回涉及桌面端,Web端,移动端,一个产品经理可能就要负责所有端的全部工作。
随着产品的不断完善,到了后期就是扣细节了,创造型产品经理也随着产品过渡到优化型产品经理。
大公司的一个产品经理可能只负责一个搜索框或者一个小功能点,深度挖掘产品细节和体验。
第二类 产品属性:
做产品的,对ABC三端都不会陌生,总得来说用三端划分,可将产品经理再细分成:A端产品、B端产品、C端产品。
同时,根据产品定位还能继续细分为 移动端产品经理 和 Web端产品经理。
A端产品是起支撑作用的后台管理系统,一般只在公司内部使用,比如京东的供应链系统,去哪儿的酒店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等等,创业公司一般只是一个内部十来人使用的内容管理系统。
B端产品经理更关注给商家客户所带来的效益产出比,流程的顺畅复杂度。
C端产品经理更关注产品给用户带来的感官感受,比如界面布局,流畅程度,上手门槛等。
在能力要求上,C端产品经理更需要较强的设计能力,充分了解产品的目标用户,对用户体验和用户心理有着丰富的经验。
而A端产品经理更需要熟悉业务流程,从公司层面支撑其他部门的工作,在分析和考虑问题时要全面细致,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,能够充分考虑产品的投入产出比。
另外,在设计后台产品时,需要注意权限管理,工作流和信息流的设计。
第三类 产品行业:
主要根据所在行业划分,比较热门的主要有电商产品经理、在线教育产品经理、在线旅游产品经理、社交产品经理、O2O产品经理、互联网金融产品经理、视频产品经理、阅读产品经理、支付产品经理、搜索产品经理等。
做好产品经理需要对所在行业有着深刻的认识以及相关专业知识,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加贴近用户需求,符合市场规律的产品。
不同行业的产品经理可能也会遇到隔行如隔山的现象,所以产品经理应该有个自己的能力圈,形成职业壁垒和个人竞争优势。
不同阶段的产品经理
这个是根据产品经理的职业生涯角度出发进行的分类。
产品岗位有产品实习生、产品助理、产品专员、高级产品经理、产品总监。
不同的头衔代表着不同的能力和职能范围。
前几种的产品职位更加偏向执行层,负责具体产品的实现。
后面的产品职位更加偏向战略层,负责产品整体规划,功能把控以及与考虑公司战略的发展。
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岳山丘的文章《产品经理的成长路径可能是这样的!》中,把产品经理的成长路径分为7个阶段,
分别是:入行前、做杂事、做功能、做模块、做产品、做模式和做定位。
可见产品经理的成长是有一定规律,需要一步一个脚印,逐渐提升的过程。
作为一个新入行的幼年产品汪,找准自己的定位,知道自己的工作侧重还是十分重要的~。
最后
所以一般在自我介绍上,我们一般不要直接称呼自己为产品经理,因为这是一个行业统称,我们更应该根据自己的详细情况进行介绍,例如:
我是一位 专注于B端移动产品的优化型产品经理。